当前位置:青袖>其他类型>重生五零,女兵上雪域高原> 第66章 精神粮食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66章 精神粮食(1 / 2)

“嘿,小冯,你还真是说行动就行动!”老郑一帮炊事班战士挖泥土。

这里土壤肥沃,是种植的好土壤,就是太冷,适应这种温度的作物少,而且仅有夏季,能种的作物更少。

“嘿嘿!这不是想早点儿种上辣椒么!”冯素莲将土壤里夹杂的根须捡出来。

箩筐里的土壤湿润、松软、肥沃,上好的土壤。

“咦,这里还有辣子草?”有战士扒拉到一簇熟悉的草。

“我瞧瞧!”大家全都挤过来。

辣子草又叫辣蓼草,在内地很多地方路边、水沟边常见。

没想到这高原上也能见到,太神奇了。

“摘一些回去!”冯素莲突然有了想法。

“拿去干嘛?叶子都老了,不好吃!”在老郑眼中,这是野菜。

“谁说不能吃?别把它摘光了,留着它再长些!”

这里就一簇,看来在高原上它们生长也不易,不能一下给薅光。

这是辣蓼草的一种,花期8-9月,果期9-10月,产雪域高原,生山坡草地、河滩草丛,海拔4500-5000米。

辣蓼草的作用很多,乡下多用蓼花做酒曲。

水辣蓼和大红蓼的叶子不但可做酒曲,嫩叶还能吃,也能用来做辣味儿调料。

也有的钓鱼佬用辣蓼草扔水塘里醉鱼,农村也有将辣蓼草丢旱厕里,杀蛆虫。

“做啥?这点儿也不够大家吃啊!”老郑不解。

“看能不能做成酒曲,捂醪糟!”冯素莲笑嘻嘻道。

“真的?”战士们一听,寡淡的嘴里全是口水,仿佛闻到酸酸甜甜的米酒香甜味儿。

“这东西做酒曲?”老郑惊了。

自己做饭这么多年,才知道酒曲竟是这草制成!

别说老郑,战士们也都一次听闻,明明酒曲是一团粉子啊,不是绿色的!

“行不行不一定,试试看!”这里的气温低,没有老酒曲,冯素莲没把握。

前世自己苦难日子里常做,做一次酒曲能用两三年。

孩子们馋了,捂点儿醪糟,二毛、细毛开心地又蹦又跳,天天问好多次,醪糟好了没有?

闻到屋里飘着酒香时,拉着她快打开看看,那是娘仨最开心的时候。

原本没当回事的战士们这下把它当宝贝,小心翼翼采摘,好像这是易碎品。

“差不多了!”冯素莲道,“先试试看,不摘多了!做酒曲最好是蓼花。”

炊事班的战士们抬着几箩筐土回来,围观冯素莲做酒曲。

“你们别光看,帮个忙,磨点儿米粉!”冯素莲分配任务。

“好勒!”小战士们舀了点儿米,没有石磨,用石块捣成米粉。

冯素莲将辣蓼草切成小段,倒入沸水中煮软捞起,拧干水分。

与米粉、麸皮混合,加入适量水搅成糊状,搓成小丸子。

面筛里均匀摆放丸子,用新鲜松针盖住,放在阴凉、通风处。

“就好啦?”战士们没想到这么简单。

“嗯,等一两天发酵,长出菌丝就算成了,没有老酒曲,不然该裹些,肯定能发出来。”冯素莲笑道。

“没有老酒曲,就完全靠它自己发酵,估计效果不是很好!”

“哟,今晚不吃饭啊?”木工组的战士扛着几只木箱过来。

“呀,这么快就做好了?”炊事班的战士接过木箱。

用边角料做的,算是废旧利用,底部贴心的钻了几个眼子漏水。

“能不快吗?早日弄好,咱们早日有菜吃!”木工战士乐呵呵道。

营长任务安排下来,听到种菜用,个个积极得很。

送完木箱,没舍得走,帮着一起装土,然后眼巴巴看着冯素莲。

老郑拿出辣椒口袋,袋子里面辣椒籽不少。

冯素莲将干瘪籽剔出来,留下饱满、色泽鲜艳的籽,温水浸泡。

“好啦?”大家看得莫名其妙。

以为小冯洗种子,结果泡在热水里不管了。

“还要等会儿,大概半个小时取出,这叫催芽!”冯素莲解释。

这些是前世村官黄毓秀教她的科学种植法,新农村时代的催芽方式,出芽快,出芽率高、成活率高。

“我滴乖乖!小冯,你这是啥神仙种地法啊,温水泡种子!”农村兵第一次听闻。

“泡了就可以种了?”老郑学得认真,每日除了做饭就是做饭,学种菜当成生活小乐趣,

“还不行,用纸包着,几天后出芽了!再移栽。”冯素莲摇头。

盆里铺上草纸,浸泡过的辣椒籽平铺上面,将草纸喷湿,盖上纱布,每天定时喷湿,4-5天就能发芽。

“我滴乖乖!以前种地种子直接种地里,今天小冯这搞得好高深,我都怀疑自己会不会种地!”

农村战士挠挠头,看得晕晕乎乎。

冯素莲笑笑,前世自己一把年纪,黄毓秀来科普时,自己也一样,但催芽的种子确实比撒种出芽快,长得好!

傍晚吃过晚饭,陆**给冯素莲讲课,本着自愿的原则,想听的来听就是。

张志成、伍三思闲着无聊,也翻了两本教材来看着玩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