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如墨,深沉地笼罩着整个村庄。
月光稀薄,星星点点地洒在斑驳的院子里。
李爱梅焦急地从房间里走出,手里紧紧抓着一打整理得整整齐齐的钱币,还有一个略显陈旧的笔记本。
她的身影在微弱的月光下拉长,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。
“俊升,你……你把你剩下的钱都给我。”
李爱梅走到林俊升的身边说着。
林俊升没有犹豫,随即从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钞票,递给了李爱梅。
周围所有人的目光,都聚焦在了李爱梅手中的那叠钱上。
她小心翼翼地数着,每数一张,眉头就紧锁一分。
328.67块,这就是他们目前所有的积蓄了。
对于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,这笔钱无疑是一笔巨款,但此刻,它却显得那么微不足道。
“我给大家分一下吧。”
李爱梅翻开了手中的笔记本,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笔借款和欠款。
她抬头看了看现场的邻里乡亲,他们的眼神各异,有的期待,有的冷漠。
“这钱,我们平均分。”李爱梅说着,开始将钱分成几份,“每个人先拿上一点,其余的钱,我们尽快还。”
她的语气虽然平静,但每一个字都仿佛承载着千斤重担。
这些钱对于解决眼前的困境来说只是杯水车薪。
但你大家都是来要债的,总要给个说法。
林俊升默默地站在一旁,看着李爱梅忙碌的身影,心里不是滋味。
虽然母亲想法过于迂腐,但是对于他和妹妹是真的好。
这么多年辛辛苦苦的也扛了过来。
林俊升想给母亲一个好的生活。
不至于吃这些地瓜过活。
也能吃到精细的白面,吃到颗颗饱满的米粒。
把这钱一还,那接下来就得过紧巴巴的日子。
从未像现在这样捉襟见肘。
因为是真没钱了。
稿费没了,他妈攒的钱也没了。
“妈,你别太着急了。”林俊升轻声安慰道,“我们一起想办法,总会好起来的。”
分完钱后,李爱梅开始和每一个人解释他们的还款计划。
她的话语诚恳而坚定,让人不由自主地相信她。
那些原本面带疑虑的人们也逐渐放下了心中的戒备,纷纷表示愿意给他们一些时间。
然而,就在这个时候,一个意想不到的声音突然打破了院子里的宁静。
“爱梅啊,你这钱分得可不公平啊!”说话的是村里的张大妈,她一向以精明著称,这次也不例外。
她瞪大眼睛看着李爱梅手里的钱,仿佛要看出什么端倪来。
李爱梅闻言一愣,随即解释道:“张大妈,这钱我们是按照借款的多少来分的,绝对公平。”
“哼!”张大妈冷哼一声,“你当我们都是瞎子吗?你手里那本子上的账我们又不清楚?你今天要是不好好说清楚,这钱我们可不认!”
原本已经平静下来的众人又开始议论纷纷,有的甚至开始质疑李爱梅的诚信。
李爱梅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,她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。
她紧紧握住手中的钱和笔记本,仿佛那是她最后的依靠。
“大家听我说!”
就在这个时候,林俊升突然站了出来。
“我们家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,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赖账。这钱确实是按照借款的多少来分的,如果有哪里不对的地方,我们愿意重新核对。”
林俊升手中紧握着李爱梅那本略显陈旧的笔记本。
他缓缓翻开,那本记录着错综复杂借贷关系的笔记本。
“各位乡亲,借过的钱,每一笔,每一分,都记在这本子里了。”
林俊升的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传到大家耳朵里。
他没有丝毫想逃避的意思,只有一股子想要解决问题的决绝。
众人围成了一圈,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林俊升手中的笔记本上。
林俊升开始逐一报出账目,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,每念出一个名字和金额。
村民们或点头确认,或低声讨论。
大家现在只想知道是不是透明。
“张家婶子,今年春耕时借了三百块,对吧?”
“李大伯,为了治疗我的腿疾,借了82块钱,记得不?”
随着林俊升的细致核对,一笔笔账目逐渐清晰。
过程中,不乏有些账目引起了小范围的争议,但林俊升总是耐心地解释,找出当时的字据或证人,确保每一笔账都能得到双方的认可。
随着最后一笔账目的核对完毕,林俊升合上笔记本,长舒一口气。
“好了,账目已经清楚,刚刚给大家分的钱拿好了。下次我会喊大家来,我一起还掉。”
林俊升刚刚已经算过了,这欠下的钱还有1100多元。
当然不包括姑姑家的,借姑姑家的钱,有1700多元。
这也不是一下子能还清的。
不过村子里的这些钱2个月后得还上。
林俊升的希望在于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