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单只是职业教育,那今天来的就是他一个人了。
但涉及到了科举,朱标就得了解,而科举负责人宋濂也得来。
苏璟回答道:“好,那我们先来说说科举,科举的目的,自然是不用说的,为了大明选拔管理国家的人才,可以说是大明昌盛的保证,所以举行科举那是势在必行,历朝历代也是一直延续了下去。”
“嗯,然后呢?”
朱元璋点点头道。
苏璟继续道:“那么大叔,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,大量的读书人,为了科举不断的读书,甚至是寒窗苦读十年,就为了一朝金榜题名,改变自己的人生,跃迁自己的门户。剩下的那些读书人呢?”
剩下的那些读书人?
苏璟平淡的反问,却是让朱元璋朱标和宋濂三人都愣了一下。
“天下读书人,为了金榜题名者不知几何,大明第一次科考,暂且不论,就说历史上,每次的科举,参加的考试数量都是十分的庞大,数量如此之多的读书人,最后能够金榜题名的不过数百人,直接参加的考生有大几千人,若是算上之前参加童试乡试,那数量就更多了。”
苏璟看着三人说道:“多少读书人,蹉跎一生,却是始终与金榜题名无缘,只能是读书读了一辈子,碌碌无为。”
这便是苏璟要说的科举问题了,科举筛选掉的人太多了,但上升通道只有这么一个。
卷是一方面,也会有许多人浪费一生。
宋濂说道:“仁远伯,科举乃是为国家取仕,自然是要优中取优,好中选好,这么多人参加,更说明了科举选出的人才,绝对是最好的。”
科举可不是中高考,考出来那就是国家重点官员,尤其是在大明开国初期这个关口。
金榜题名,那几乎和飞黄腾达是划等号的。
朱元璋也是附和道:“宋承旨此言正是科举之真意,苏璟,这难道有什么不对吗?”
“当然不对!”
苏璟十分肯定的回答道。
不对?
三人皆是一愣,完全没料到苏璟回答的如此干脆。
不等三人询问,苏璟已然解释道:“大叔,宋承旨,金榜题名者固然是优中选优的人才,但那些落榜的就是庸才了吗?”
“读书做文章的本事差些,难道就说明这些读书人的才能没有了?”
“还是说,只要会做文章,就能治理好大明了?”
苏璟直接一波三连反问,直接问的朱元璋三人有些哑口无言。
核心的关键点,其实就是一个,人才是什么?
如果是后世,或许他们还可以果断的反驳一下,读书做文章好的人才是人才,不会读书做文章那就不能治理好大明。
但是,这会可是大明刚开国,有的是读书做文章不行,但管理水平很高的人才呢。
比如李善长,那就是个元朝科举名落孙山,却是明朝当宰相的最好例子。
(本章完)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