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幻仙姑一面瞧着黛玉, 微微一笑,手指那棵仙草道:“你的灵根本体,姊妹们一直小心照看, 倒替你培植得越发繁茂了。”
黛玉一怔,正欲细问, 又听警幻笑道:“你们快出来迎接贵客。”
一言末了,只见房中走出几个仙子来,皆是羽衣霓裳, 衣袂飘飘, 生的娇若春花,媚如秋月;见了黛玉, 都围上来笑道:“绛珠妹子总算回来了,叫我等久待。”
黛玉见了只觉面熟, 心下颇为亲切,但细想却又毫无记忆。
众仙子簇拥着黛玉,一面说笑, 一面游览, 但见瑶台玉宇, 仙雾缥渺,远远又听得鸾鸣鹤唳, 令人凡尘俗念尽消, 心境顿清。
一路观看,又饮过仙茶香露, 警幻仙姑便携了黛玉的手来到一处云雾缭绕的仙台前,道:“妹妹夙债已偿,本该就此归位,谁想竟有异星扰乱天机, 妹妹在凡世又积下不少功德,阳寿未尽,尚不是回归时候。
且妹妹原是为酬报灌溉之恩下凡,若如此撒手,反做了天下古今第一桩恨事,不是酬恩,竟是报怨了。”
黛玉未及答言,警幻仙姑又恐黛玉留恋凡尘富贵不能再入仙班,又再三嘱咐道:“绛珠此去,但请宽怀。你为神瑛侍者这几年来还的眼泪也尽够了,如此答报,再无遗恨,因果已了,便再无瓜葛,切勿留恋。”
黛玉听完,茫无头绪,不禁蹙眉道:“何为还泪?还请仙姑明示。”
警幻仙子微微一笑,道:“天机不可泄露,妹妹日后自然知晓,如今离魂已久,不便再留,且回去罢。” 话未完,便轻轻推了一下,黛玉只觉身子下坠,眼前一黑,霎时不知人事。
却说王家这边,黛玉复生后一直昏睡不醒,紫鹃鸳鸯等人心下担忧,轮番守在床边,衣不解带,寸步不离。
眼看就是第三日了,黛玉丝毫没有苏醒的迹象,连一向沉稳的王珣都有些着急起来,若不是见黛玉脉象平和,早就忍不住去请大夫了。
这边鸳鸯吃了午饭,便去换班,进了屋子,只见紫鹃守在黛玉榻前,小丫头们一个个东倒西歪在那里瞌睡,鸳鸯便推醒了紫鹃,道:“这里有我看着,你熬了大半日了,快去吃点儿东西罢。”
紫鹃揉了揉酸痛的脖颈,道:“那你看着些,我去歇一会子。”
一时吃了饭,紫鹃正欲小憩一会,才卸了簪环,忽听得里间老婆子、小丫头们直声惊喊,紫鹃一惊,连头发也来不及挽,匆匆径跑黛玉屋里。
才到门口,便见春纤喜动颜色,跑出来告诉道:“刚才见姑娘的手动了!”
紫鹃大喜,雪雁正在院子里晾手帕子,闻言也忙赶进来。
随后王嬷嬷等也一齐赶进来,围到黛玉炕前,屏气凝神,目不转睛看着。
只见黛玉秀眸微睁,渐渐地咳了几声,环视了众人一眼,一时不知是梦是幻,迟疑问道:“这是哪里?”
紫鹃等人喜极而泣,哽咽道:“姑娘放心,咱们已经回家了!”
黛玉闻言,一颗心才放下,回想那日自尽情景,竟好似一场噩梦一般。
众人都围着哭泣,独香菱心细,想起外间的风炉上还温着参汤,忙寻了一个茶盅,将银铫子里头的参汤倒了半盏,端到黛玉身边,道:“姑娘昏睡了许久,先喂喝点参汤罢。”
众人闻言才惊醒,鸳鸯忙拭了泪,道:“倒是我们欢喜得糊涂了。”又向紫鹃道:“我们把姑娘略略搀起些,才好喝汤。”
紫鹃忙上前,与鸳鸯小心翼翼扶黛玉起来。
雪雁拿了个大引枕过来,黛玉浑身酸软无力,只能半靠半坐,倚着紫鹃坐起来。
鸳鸯又叫小丫头找块手帕子来,与黛玉围在襟前。
紫鹃接过香菱手中的茶盅,用小银勺舀了一小匙,小心喂入黛玉口内。
黛玉一口气喝了几口,方觉恢复了些气力。
此时刘姥姥与刘氏也闻信赶来,见了这番情景都松了一口气,刘姥姥不住的念佛:“阿弥陀佛,菩萨保佑,可算是醒了!”
刘氏也关切道:“姑娘觉着怎么样?可还有哪里不舒服?”
黛玉喝了参汤,精神已好了许多,道:“多谢姥姥与婶子记挂,已经好了许多了,除了腹中有些饥饿,并无其他不适。”
她昏睡数日,粒米未进,此时虽吃了几口参汤,到底解不了腹中饥饿。
刘氏闻言喜道:“知道饿就好,我这就打发人去熬些稀粥来。”说罢忙吩咐婆子道:“快去熬些稀粥来给姑娘吃些,记得熬久些,稀烂的才好。”
刘姥姥却是经历过的,听了忙道:“先不用粥,姑娘才醒来,几日不曾吃东西,脾胃虚弱,先吃些米油就好,过一个时辰再吃稀粥。”
婆子忙领命去了。
再过半日,黛玉也就能一口气喝半碗极稀的粥汤。
众人渐渐地放心。
刘姥姥与刘氏皆知黛玉才醒过来,身子虚弱,不宜劳累,故只略坐了一会,嘱咐丫头婆子们小心照看,便回去了。
王嬷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