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,当不得诸位如此夸赞,日后还要请大家多多指点才是。”
说罢又叫王珣上前拜见。
王珣一一请安行礼。
众人都赞了一回,向杨伦笑道:“杨兄未免太谦,我瞧着这孩子就很好。”
其中翰林掌院潘嵩便是此次的主考官之一,对王珣尤为欣赏,笑道:“敦复年纪轻轻便取得如此功名,又得圣上青目,日后雏凤清于老凤声,前程未可量也。”
杨伦笑说:“这是蒙中堂福荫,改日下官领王珣到府磕头。”
潘嵩看着眼前的俊秀少年,忽想起家中幼女,心中不由一动,笑说:“这敢情好,我前日正得了一坛好酒,杨兄但是肯赐教,我倒甚欢喜。”
说了一回话,众人方散。
朗月早已带人等候在宫门外,见了王珣忙上前打千道喜:“恭喜爷金榜题名,高中探花!”
王珣笑着扯下腰间的荷包,道:“好小子,就你伶俐,拿去吃酒罢!”
朗月眉开眼笑,忙谢了恩,又从马车上拿了凳子下来,道:“清风已经先回府报喜了,老爷太太正等着呢,爷快些回去罢。”
王珣上了车,才到府门,只见门口围了许多人,原来附近的街坊邻舍都知道了王珣高中探花的消息,纷纷携着贺礼赶来道喜。
见王珣车到,都急忙围上来道贺,王珣一一谢过,笑了半日脸都快僵了。
见人越来越多,王珣给朗月使了个眼色,朗月会意,忙挡在众人身前,道:“大家还请让让,只是我们家老爷太太还等着呢,有什么话明日再说。”
此时府里管家王元也听到动静也忙带人出来相迎,一面命人护送王珣进去,一面向众人笑道:“多谢诸位盛情,只是今日事多忙乱,实在无暇招待,待明日摆酒设宴,再请诸位畅饮,还请大家赏脸才是。”
众人听了这话,都高兴起来,纷纷道:“这是自然,一定要讨杯喜酒吃,沾沾喜气。”
俟明日定了来领宴,众人才散去。
这边刘氏等人都在上房候着,见了王珣都满面笑容。
房中服侍的丫鬟婆子们也都喜气盈腮,与有荣焉,纷纷上前道喜。
王珣就跪下替父母磕头:“儿子承蒙多年抚育教导,这回总算不负爹娘所望。”
刘氏喜极而泣,早已哭成了泪人,一面哽咽着拭泪,一面忙扶他起来。
狗儿眼中满是自豪,拍了拍他的肩膀,说:“好儿子,你这回可是替咱们家增光了。”
王珣又替刘姥姥磕了头,又向黛玉作揖,郑重道:“也谢姐姐多年教导。”
狗儿听了也点头说道:“板儿说的不错,亏得姑娘素日教导,我还该谢一谢才是。”
刘姥姥与刘氏也说:“实在是姑娘费心了。”
黛玉想起当年父亲林如海是探花,今日兄弟也是探花,不禁又是伤感又是欢喜,红着眼圈笑道:“我并没有出什么力,都是板儿自己争气。”
正说着,便有婆子进来传话,府里的家人仆妇皆来磕头,分班道喜,王珣道:“免了。”
狗儿又问了御前奏对之事,王珣便把圣上取字的话述了一遍。
众人着实喜悦,狗儿道:“你中了探花,皆因祖宗保佑,也该亲到宗祠替祖宗行礼才是,只是这两日要招呼客人,又要摆酒设宴,无瑕回村里,便先随我去神牌前拜一拜罢。”
王珣答应一声,当即随狗儿出去了。
不多时,甄家娘子便到了,笑说:“我听说珣哥儿中了探花,高兴的了不得,赶紧过来贺一贺。珣哥儿天生不凡,如今年纪轻轻便高中探花,封侯拜相指日可待,太太也就享福了。”
刘氏听了更是喜悦,笑说:“那就承您吉言了。”
甄家娘子知道王家今日客多忙乱,也未多留,略坐了坐,吃了盅茶就回去了。
之后道喜的接连不断,各亲友故旧皆打发人送来贺礼,阖府上下忙乱,刘氏等人既要招呼客人,又要预备明日宴席,忙的连吃口茶的功夫都没有。
次日便是琼林宴,王珣一早便换上礼部送来的大红色补服,赴琼林苑领了宴,之后便是与状元与榜眼一道跨马游街。
长安街上早就挤满了人,状元许鼎与榜眼冯士民皆已年过而立,相貌也是平平,倒是王珣,既是探花,生的又年轻俊美,白马红缨,不知引得多少小媳妇大姑娘脸红心跳,光是扔过来的荷包帕子花朵这些小玩意便收了一大兜,旁观者啧喷称赞。
一时路近永乐公主府第,永乐公主的孙女安宁郡主正闲着无趣,听闻今日状元游街,顿时心生因好奇,也登上自家的阁楼围观,谁知一见所谓的状元榜眼一个比一个老丑,顿时不耐烦了,完全没了兴致。
正欲下楼,忽一眼便看见骑着白马的王珣,一身红袍,俊秀绝伦,顿时呆愣当场。
安宁郡主久在深闺,何曾见过这样清俊的男子,简直比她所看的那些话本中的才子还要出众,顿时心中砰砰直跳,半日才回过神,转头问身边的大丫鬟翠袖:“那个骑白马的少年可是今年的新科探花?叫什么名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