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青袖>其他类型>全能大画家> 第六百三十章 刻菊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六百三十章 刻菊(3 / 3)

性的光茫。

《子冈刻法心经》带给顾为经的帮助和改变完全是无形又随处不在的。

如果截取一段一两厘米茶墩上的“刀触”和旁边笔盒里的橡皮章上的“刀触”,两相比较。

第一反应大概是觉得两者没有本质的不同。

都是三角刀呈45度角倾斜于雕刻平面,用切刀法刻画出的简单线条,想比较出花来也很困难。

非要说的话。

前者的刀线似乎要更加“结实”一些。

没有任何不受控制的颤抖。

刀痕的深浅恰到好处,发力非常平稳,线条无比的平滑。

如果将两者的刀痕各自拉长,再做比较的话。

第二反应应该是,茶墩上的刻线全部都是电脑机雕出来的。

因为从头到尾,无论线条有多长。

是直线还是曲线。

怎么曲,怎么拐,怎么弯……所有的刀线都保持着绝对均匀,稳定的不像是人工雕琢的作品。

只有越看。

才能越发现这些线条的味道。

结实稳定的像是机雕,又丝毫没有机器雕刻几乎无法避免的迟滞的呆板气。

花叶千瓣,瓣瓣动人。

它开的极满,从枝间缀下。

低昂而不坠头,丰满而有生气。

菊意极浓。

顾为经下刀时,一刀便是一笔。

刀触的刻法稳定,又不乏灵活的变化。

无论是尖、圆、阔、窄、长、短、曲、直,竟然未有一笔,能够挑出有所错漏的地方。

连墨线在纸面上适度的扩散与提笔时的出锋,都恰到好处的将毛笔起落之间的神韵,给凸显了出来。

他似是用刀作笔,在茶墩上“写”出的,非是“刻”出的。

与顾为经用笔墨构勒出的工笔菊花比较,还多了几分草木所属的清新自然之意。

从古至今。

石版画和铜版画,就算是刀刻法,也都是阴刻——用刻刀在平面上刻出下陷的凹槽,四周边框沾上墨,做为底色。

转印在纸面上后,没有沾颜料的空白所在,便是版画上的“笔触线条”。

阳刻相反,保留笔触线条做为上墨印染的凸起,其他所有地方全部都刻掉,形成浮雕的效果,印在纸面上,墨线即笔线。

阳刻精密锋利,阴刻柔和清雅。

没听说有谁刻石头,刻铜版的时候,用阳刻法的。

那不是雕板,那是纯粹的累傻小子呢。

就算要在最后的作品上保留类似阳刻这种简单精密的墨线,也只能用腐蚀法,而非雕版法。

木材是唯一一种阳刻、阴刻都可以的版画方式。

总的来说,甚至以阳刻居多。

今天晚上。

由于顾为经是为了感受新获得的传奇级技能,他只专注于雕刻本身,不准备倒点墨水把茶墩涂了找个地方盖一下,做成一幅完整的版画。

收藏品鉴的水平虽不咋地,毕竟也是爷爷的大宝贝,就不涂墨了。

为节省时间。

顾为经也便直接使用了阴刻法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