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青袖>历史军事>大明工业革命,从受封秦王开始!> 第193章 机械种田,粮价调控(求订阅!)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93章 机械种田,粮价调控(求订阅!)(1 / 3)

“胡相?”

朱标诧异惊呼道:“怎么会是他?!”

胡惟庸平日里伪装得很好,尤其是在朱元璋面前,往往能办好朱元璋想办的事情。

连同朱标也一同蒙蔽了去。

虽然朱标也听人说起过胡惟庸的一些风言,说他欺上瞒下,贪赃枉法。

但是没有太多的实证,朱标也不怎么相信。

“此事你不用多管,再和我说说关中产粮还有化肥的事情。”

朱元璋面上不动声色,甚至连远远紧皱的眉头都舒缓了许多。

好似浑不在意胡惟庸隐瞒太子文书这件事。

朱标能看得出,这件事就好像一根刺,扎在老朱的心里。

但他只是顿了顿,没有多说什么。

而是继续谈起朱樉在关中的一系列措施。

“二弟在关中采用的农策,和其他地方截然不同。”

“他在各地开办农场,采用大量的机器来耕种,需要的人力极少,却能够种植数百上千亩土地。”

“农场中的农户们,和江南的农户也不太一样。”

朱标斟酌了一下词句,补充道:

“更像是二弟所说的工人!”

“对,更像是工人!”

朱元璋来了兴趣,“有何不同?说细一些。”

他本就是淮西农家出身,对农事有着极为敏锐的嗅觉。

天下农事,自商周以来,几乎没有变化。

他也很好奇,朱樉到底折腾出了什么样的制度,能够攒下那么多的粮食。

粮乃民之本。

无粮必然会造就统治不稳。

饿极了的饥民,可不会管那么多,吃不上饭,必会有人揭竿而起。

“农场中的工人们,虽然也干农活,但是他们干的活,和农户们干的不太一样。”

朱标努力回忆自己在关中走访农场时,看到的景象。

数十个农场工人,驾驭着马拉的各种机械,在田间地头忙碌。

而不是像传统农户那样,就凭借一双布满老茧的手,和一柄残破不堪的锄头。

“他们种田用的是各种机器,效率出奇的高!”

“五十个人,就能够打理好几千亩的农田!”

朱元璋通晓农事,明白种田到底有多累。

现如今种田已经不是商周时期那样漫天撒籽,坐等天时的方式。

而是从育苗到收割,都要精耕细作,劳动强度极大。

别的不说,就是种苗之前翻地,就能够把一个壮汉累趴下。

若是没有大牲口帮忙,一天时间也翻不出多少地。

老朱惊讶道:“一个人伺候几十亩地?”

“怎么能忙得过来?!”

拥有几十亩地的人家,在当今都算是小地主了。

自己一家人都种不过来,必须要请长工,或者是将一部分土地佃给佃户种。

以老朱的了解,一家人从早忙到晚,最多能够种好十几亩地。

再多一些,即使人还有精力,但是耗时过长,不少时节都要错过。

每年种苗、翻地、收割的时机都很慢,顶多十几天时间。

错过了,要么种下去的苗长不成,要么则是收割的慢了粮食都掉到地里发芽。

“这就是二弟所说,机器的力量。”

朱标点了下头道:

“当时,正赶上关中播种麦子,儿臣有幸见到他们耕种的情形。”

“整地过程,便与众不同。”

“好几头体型壮硕的犍牛,拉着两道重型犁铧,一日便能翻耕十五亩田。”

“关键是一人就能驾驭,五十人同时工作,一日就能够翻耕数百亩。”

“不出五日功夫,就能够将上千亩田地全部翻耕完全。”

朱元璋眉头微微皱起,这一套若是在江南推广,将会存在诸多问题。

首先就是哪来那么多犍牛?

关中紧邻西北,存在着不少的牧场,朱樉能够自己养殖出足够多的马匹、骡子、犍牛等大牲口。

而且价格都很低廉。

虽然大明现在拥有了诸多养马地,但是畜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。

另外,将一头大牲口千里迢迢运到江南,运价也是不菲。

其次扶犁也是个技术活!

能够将这样复杂的犁铧运用灵活的人,在江南老农里也很少见。

朱元璋如今已经贵为天子,但是每年春耕时间还是会亲自扶犁开耕,以为天下表率。

深刻清楚,犁铧控制不好,不仅事倍功半,最重要是浪费了时间。

很容易错过播种的时节。

“牛拉犁铧,尚且算不上有多快。”

朱标接着说出惊人之语:

“二弟最新弄出的那台蒸汽机,运作起来能顶得上四十头犍牛!”

“而且不需要休息,一天功夫就能翻耕两百多亩地!”

朱元璋惊得从椅子上站起来:“多少?!”

“一天时间,二百亩地!!”

二百亩地,已经是个不小的数字。

明制,五尺为步,二百四十步为亩。

换算下来,约有十二万多平方米,相当于十七个标准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