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才疑惑道:“潘家小姐?那是谁?”
刘氏无奈,只得耐心解释了一遍。
刘姥姥勉强听明白了,知道不是巧姐,顿时有些失望,哦了一声,便不言语,不过片刻便又打起瞌睡了。
刘氏见状,暗暗叹了口气,命人扶了刘姥姥回房歇息。
黛玉便也趁机告辞了。
刘氏怔怔出了半日神,其实不止刘姥姥,她也喜欢巧姐的人品,明理懂事,知书达礼,更难得的是行事稳重,又是与板儿自幼相识,可谓是青梅竹马,可惜的是如今身份上差了些,不然与板儿真是一对。
她当初也起过这个心思,只是造化弄人,两人有缘无分。
既然相中了潘家,刘氏便想着早些定下来,以免夜长梦多,因此次日便叫了王珣过来商议。
王珣知道后沉思良久,潘家人口简单,潘嵩性情虽有些圆滑,但这些年来官声不错,与各方势力也没什么牵扯,倒是个合适的人家。
至于黛玉所说的潘小姐性情,也只能日后再说了,至少不是惹事的性子就好。
因此思虑半日,左右权衡,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了。
刘氏松了一口气,忙请了杨伦夫人过府,请她做中人,向潘家提亲。
潘家对王珣十分满意,不过还是按惯例矜持地推拒了一次,第二次方允了。
两家商议了一番,择了四月十二过下定。
谁知潘嵩胞姐忽然病逝,潘小姐身为侄女,亦要为姑母服九个月大功,潘家便与王家商议了,等服满后再行定礼。
刘氏虽有些失望,但这是人伦孝道,王珣身为朝廷命官,更不能逾矩,落人话柄,因此这定亲之事只能暂且按下。
王珣也不知为何,得知此事后反倒是松了一口气。
自从入了翰林院,王珣便常被长康帝传召,或是讲经,或是拟诏,十分受倚重。
人人都只知道这位新科探花前途无量,又有杨伦在,倒也无人与他为难。
另一边,翠袖也打听清楚了王珣的身世来历,以及王潘两家定亲之事,只是犹豫着要不要告诉安宁郡主,踌躇了好几日,眼看着安宁郡主脾气越来越坏,实在拖不下去了,才硬着头皮禀告了。
安宁郡主听到王珣同潘小姐议亲,顿时怒火中烧,对着翠袖便一耳光扇了过去,骂道:“这样大的事怎么不早点来回我?!”
翠袖捂着红肿的脸颊,勉强忍住泪水,道:“郡主恕罪,他们两家行事隐秘,议亲都是私下商议,并未声张,奴婢也是才打听到的。”
安宁郡主闻言,面色越发阴沉,恨不得拿鞭子抽死翠袖,到底想起是祖母给的人,这才勉强忍耐下住了。
奶嬷嬷崔氏最知安宁郡主脾气,见状心中暗暗叫苦,她不过因病回家歇息了几日,谁知就出了这样的事。
安宁郡主虽是宗室郡主,却终究是未出阁的女儿家,如今却惦记上了才见一面的外男,一旦传出去了可是天大的丑闻,安宁郡主的名声固然毁了,她们服侍的人也要吃不了兜着走。
想到此处,崔嬷嬷心惊胆战觑了一眼安宁郡主神色,小心翼翼道:“郡主,如今潘家小姐已经同王大人定了亲了,我看不如就罢了,以郡主的身份容貌,什么样的青年才俊配不上,何必委屈自己?”
安宁郡主闻言,脸色立马阴沉下来,咬牙道:“我看中的东西便是我的,潘雅算什么玩意儿,也配同我争?别说定亲,便是成了亲也得给我下堂!”